一、组织管理
(一)建立爱国卫生组织,行政村主要领导担任爱国卫生领导小组组长,明确专(兼)职爱国卫生管理人员。
(二)健全爱国卫生制度及村规民约,村民公约中有爱国卫生工作内容。村内学校、单位、企业、市场等卫生制度落实。
(三)建立卫生奖惩制度,每年组织开展卫生户等卫生先进评比活动。
(四)认真办理群众卫生投诉,村民对卫生状况满意率≥80%。
二、健康宣传与教育
(一)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新风尚,卫生科普进村入户(宣传手册、杂志、刊物等),群众基础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70%以上;村内学校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%,有健康教育材料;学生卫生行为形成率、卫生知识知晓率达70%、80%以上。
(二)村委会、学校、卫生室(所)、村活动中心等公共场所要设立明显的禁止吸烟标志,有劝阻吸烟措施。
(三))村卫生室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活动,宣传栏有固定的健康教育版面,定期开展除害防病等宣传活动;逐步建立本村居民的健康档案,逐步开展慢性病人、精神疾患者和老年人群的健康管理。
随机抽查10人进行健康教育问卷,村民“禁烟、减盐、少酒”卫生知识知晓率达70%。
三、环境卫生
(一)村建设规划合理,公共建筑和村民宅建整齐有序。道路、公共场地平整、硬化,道路硬化率达80%以上。
(二)村有卫生保洁人员,清扫保洁到位;有垃圾中转站(屋)、果皮箱等公共环卫设施。垃圾定时定点收集,密闭运输,处理符合要求,逐步做到采取卫生填埋、高温堆肥等方式对生活垃圾进行规范处理,有条件的地区采用“村收集、镇(乡)转运、县处理”模式的垃圾无害化处理机制;污水排放通畅;无露天粪坑。
(三)村容环境整洁,有绿化,有美化,绿化率达20%以上;柴草、杂物、畜粪等分类堆放整齐;无乱搭乱建、乱拉乱挂、乱贴乱画、乱堆乱放等现象;村内及周边沟渠无成堆、散在和漂浮垃圾。
(四)主次道路清洁、无积水、无垃圾。路边排水沟通畅,无污水坑。
(五)村内企业、建筑施工、“五小行业”等公共场所管理有序。
(六)农贸市场有专人保洁,无垃圾污水积存,实行高台摆卖。
(七)家畜家禽实行圈养,禽畜圈清洁卫生,不孳生蚊蝇。
(八)积极开展创建卫生户活动,农户居室内外整洁,村民卫生习惯良好。
四、改水、改厕
(一)全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%以上,供水设施符合卫生要求,饮用水合格率达到95%。饮用水水源周围无污染源,有卫生防护设施(防护林、蓄水池护栏、井盖等),有消毒处理设施,按规定进行水质检测,水质符合卫生标准。
(二)卫生户厕普及率70%以上,无害化卫生户厕高于所在市20个百分点以上(不少于40%),卫生户厕使用、管理符合卫生要求,粪便无害化处理符合标准。
(三)村卫生室、学校、村委会等公共厕所改厕率100%,厕所管理符合卫生要求。
五、病媒生物防制
(一)定期开展除“四害”活动,方法科学,不使用国家禁用的药物。
(二)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制方针,村庄及其周围基本无蚊蝇孳生地。
(三)“四害”密度较低, 其中,鼠密度达到国家标准,蚊、蝇、蟑螂密度基本得到控制。现场检查,未发现病媒生物密度超标,资料复核和现场抽查合格。
六、传染病防治
(一)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。
(二)有标准化村卫生室,建筑布局符合有关标准要求,功能完善,村医取得合法执业资格。
(三)公共卫生职能落实,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≥95%。
(四)近三年来村内未发生传染病暴发疫情和食物中毒事件。
七、环境保护
(一)居住区无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。
(二)无生产性废气、废水、固体废物、噪声等污染物超标排放。
(三)无劣Ⅴ类的黑臭水体。
(四)近两年内无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发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