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在工作生活中一定向别人提过问,也一定解答过别人的提问吧?
狂轰乱炸的问题你对这种风格的提问是否很熟悉?“大佬会ES 吗?”、“年度技术规划怎么做呀?”、“我拿到了美团和京东的offer,怎么选呀?”、“kafka 怎么保证消息不重不漏啊?”、“Java 好还是Go 好?”、“牙哥,腾讯广告预算控制咋做的呀?”、“白牙,还在 58 吗?”、“老师让我们做一个AI 智能问答系统,咋做呀?”、“感觉领导看我不爽,我该走吗?”、“牙哥,在吗?”.....
有的问题问得太宽泛,有的问题根本就没有意义,有的提供信息太少,有的本可以从网上找到标准答案却不愿意自己查,有的根本不提前做点准备工作就找人问。
大家都很忙,时间都很宝贵,如果提问的质量很差,大概率后续你再找人家,人家根本不理你,而你还觉得对方装逼而不自知。
所以,学会提问非常有必要。
提问的分类和技巧提问的分类和关键技巧,华哥之前总结过,我做了一点点修改:
1.学习式提问:获取知识 比如:Kafka 怎么保证消息不重不漏?什么是多路复用? 关键技巧:自己先查。现在AI 工具太适合解答这种问题了,而且它不会有情绪,你可以随便问。
2.澄清式提问:获取信息,发现矛盾的地方、有疑问,不清楚的地方。 比如:收入同比增长10%,利润增长50%,怎么回事? 关键技巧:针对论点,论据,推导逻辑提问。
3.求助式提问:获取帮助,自己不知道,想找别人来帮忙。 比如:怎么翻墙? 关键技巧:说明自己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背景,而不是直接针对自以为的解决方案来提问比如说:
有个程序员的qithub登录很慢,他以为是自己没有梯子的原因,于是问别人如何翻墙,实际上可能是他自己的网速有问题
有个同学问我:Java转前端如何?其实他真正的问题是他接了私活,前端没人搞,他想自己搞。
4.启发式提问:获取创意,洞察+创新
比如:手机为什么需要物理键盘(Why)?如果手机没有物理键盘会怎样(What if)?如何让手机没有物理键盘(How)?
关键技巧:突破边界。
华哥分享提问的分类和技巧.webp第一种学习式提问一般可以自己查资料或和AI 对话解决,第二种澄清式提问在工作中分析问题时用得多一些,第三种求助式提问用的是最多的,第四种启发式提问平常用的比较少。
提问模板针对澄清式提问,李笑来在《思考的真相》书中分享了一个提问流程:
A真的是 B的原因吗?
如果 A是 B的原因,那么,A是 B的唯一原因吗?
如果 A不是 B的唯一原因,那么还有哪些原因?
如果 A不是 B的最重要的原因,那么最重要的原因到底是什么?
针对求助式提问,可以用下面的提问模板,能让你问出更有效的问题,且对方更愿意帮你。
我有一个_______的问题,
它给我带来的困扰是_______,
我为此做了______,
我需要的帮助是_______。
提问的本质最后,要在新人保护期时多提问,不要不好意思,此时大家对你是有担待的,如果过了新人保护期还经常问蠢问题和问类似的问题,你会发现后面没人愿意解答你的问题,并且会觉得你菜,机会都是自己给整丢的。
分享一下我对提问的本质的理解,「提问不是让别人帮你解决问题,而是要学会自己解决问题」。
这点与华哥的观点「学习别人的方法,而不是记住别人的答案」不谋而合,我们看别人的传记也好,文章也好,不要记他做了什么,而是想他为什么这么做,思考这个过程比结果更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