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个人都是生活暴力的受害者
也不断向别人施加着暴力
影片的深层“禁”——禁价值映射
从人物划分来讲,大概有四个阵营:
穿着红衣服的”冬瓜"大护法和他保护的太子;像人却又麻木僵硬的花生人和食物链底端的生物“蚁猴子”;将花生人当做“猪猡”饲养的吉安大人、为证明自己走向偏执的庖卯、看似单纯却心机极深的孩子小鸣等各有特点却又畸形病态的一群“正常人”;以及神秘的独眼高手罗丹。
每两个阵营间几乎都有矛盾,各个阵营内部也并非一片和谐,这些矛盾便是极具有隐喻性的。
作品是“反乌托邦”式的,从《饥饿游戏》到《1984》,这一类作品经常会展示一个看似和平富饶下的麻木世界,让人们在非人的冷漠中不寒而栗,从而唤起觉醒的重要,所以“花生人”便是全篇的映射重点。
对于大护法一类人来说,他们是拯救花生人的英雄,却被他们青白不分地敌视着;从“正常人”来看,把他们当做“猪猡肉鸡活该被人杀”的吉安反而受到他们的崇拜;他们吃着自己的幼崽“蚁猴子”,禁锢着自己的母亲“黑花生”。他们集体反抗后以正义的名义建立起另一种集权社会。
这样的一群“人”从来不会有自己的判断,仅只跟着集权者的命令一味向前,是人性最冷漠最自私最麻木的体现。这让我想到建国前如鲁迅说的"冷漠的看客”,以及《包身工》的猪猡,又进而联想到近期说话越来越多的限制,不禁不寒而栗。
作品还带给我们很多思考
首先,花生人是人吗?在我看来,判断人的标准绝对不是从有没有人的五官或者长相,所以小姜和隐婆那一类有思想有感情的“觉醒者”大概是算的。而那些甘于被奴役没有自身思想的,我情愿他们不是人。
其次,罗丹的身世到底是怎样的?从大护法的回忆中我们想到他可能是黑石头的受害者,那么守护着伤害自己的东西,这样的人生何其可悲。
最后,大护法的梦境又是什么意思呢?我觉得那些都是他心底最深的渴望和恐惧。
就像这部电影,它是一个梦境
照出我们最深的渴望和恐惧
图片来源于网络
文字 | 梁相楠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